9月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工作情况。近年来,临沂市在完善中医药基层服务体系、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威海市全方位推动中医药综合改革,形成了具有威海特色的中医医改“五医联动”模式。
图源:中国网
临沂 从“一处优”做到“全域优”
“近年来,临沂市借助山东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东风,立足于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的需求,从多个方面来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来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临沂市政府副市长张秀丽表示,“临沂市在推动中医药改革示范区建设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突出高位推动激发改革动力。市、县两级均成立市委书记、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临沂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规定》及《临沂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配套方案,科学部署中医药发展。
(2)从“有”做到“强”,织密中医药服务网底。2018年,临沂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统一标准明确功能定位、硬件设置、人员配置、文化氛围以及能提供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内容,中药饮片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报销范围扩大到村级卫生室。全市已建成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现在达到1846处,均配备6种以上中医诊疗设备,全市3350名乡村医生掌握4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群众“零距离”享受高质量中医药服务。
(3)从“强”做到“精”,铸造精品国医堂品牌。在19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建设全覆盖基础上,临沂市用3年时间提升打造100处精品国医堂,并实行评星定级管理,每处予以5万元补助,重点开展中医特色专病、康复室、外治全院化、护理全院化、文化知识角建设,以点带面促进基层国医堂建设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已建成88处精品国医堂,中医药诊疗量121万人次、增长30.2%,中医药业务总收入达到4.1亿元、增长27%。
(4)从“一处优”做到“全域优”,推行区域同质化服务。临沂市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全市中医药发展联盟,4家中医医院牵头组建中医医共体,强化上下级协作,推进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还建成区域智慧共享中药房10处,提供中药调剂、代煎、配送一体化服务,覆盖133个乡镇(社区)、800余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0%,为群众减免煎药费、配送费等879.5万元,破解了基层医疗机构饮片配备不全、质量不高的问题。另外,临沂市还建设县级适宜技术推广基地9处,年培训基层中医药人员3万人次,推进基层诊疗服务同质化提升。
威海 中医医改的“五医联动”
据威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强介绍,近年来,威海市全方位推动中医药综合改革,在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基础上,统筹推动“医技、医价”也就是医疗技术和医疗价格等方面的统筹改革,形成了具有威海特色的中医医改“五医联动”模式。
(1)在医疗方面,主要是改革中医病房管理模式。威海在全国率先推出“中医日间病房”,允许患者在当日治疗结束后可以离院。通过减少床位费、护理费,合理控制检查检验和药品费用,患者住院次均费用下降1100元,累计节约医保支出2500余万元,医院床位使用率达到原先的2倍。
(2)在医保方面,政策措施着力向中医药倾斜。医保基金年度总额指标分配向公立中医院倾斜。同时,降低起付线,在各级中医院住院治疗的起付标准降低一个档次;另外提高报销比例,在各级中医院住院和门诊慢性病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取消药品目录中所有中药饮片的个人先自付比例。
(3)在医药方面,创新中药药事服务模式。威海在全国首创中药集中配送模式改革,实行采购、调剂、煎制、配送、追溯、监管“六统一”。目前已建成智慧共享中药房5个,辐射全部基层医疗机构,日均煎煮配送中药0.7万剂,累计服务群众109万余人次,打通中医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4)在医技方面,鼓励中医药特色技术优势发挥。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遴选50个中医优势病种,实行最高限价收费,其中有16个纳入医保定额结算范围,不占用医疗单位医保总额指标,有效激发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使用中医特色技术的积极性。以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为例,其骨科特色技术传承人从改革前的不足10人增加到现在的52人,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优势更加凸显。
(5)在医价方面,突出中医药服务技术价值。增加中医药收费项目数量,从97个增加至141个,是全省目前最多的。每年动态调整中医药服务项目价格,探索“以技定价”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以骨折中医手法整复闭合穿针术为例,在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基础上,手续费从800元逐步提高到5000元,进一步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
通过“五医联动”,威海市逐步走出了一条群众得实惠、医保得节省、技术得传承、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五方共赢”的改革之路,改革经验也得到国家、山东省的肯定及推广。
五个突破 助力县域中医药腾飞
2021年12月,国家确定山东省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省份。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立新介绍,一年多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顶格成立省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揭榜挂帅制度,实现“五个新突破”。
(1)管理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省、市、县三级中医药管理机构改革同步推进,卫生健康委(局)加挂中医药管理局牌子,主要负责同志兼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医药管理科(处)室和人员编制数均实现倍增,中医药治理体系更加健全。
(2)医保支持政策实现新突破。遴选中医优势病种99种,对以针灸及部分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为主的99个病种,开展中医日间病房试点,围绕项目定价、病种遴选、费用结算等环节打出改革组合拳,既引导医院提供中医药服务,又减轻了患者和医保基金负担,推动各市中医医疗机构基本医保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进一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3)服务模式创新实现新突破。134家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全部实施“中医经典、治未病、外治、康复和护理”五个全科化,制定6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19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在全省推广普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中医类医师数平均分别达到4.52人、3.42人,确保基层“有馆、有人、有服务”。
(4)优势专科建设实现新突破。创新开展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已建成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28个,涵盖15个专业、657个成员专科,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
(5)群众诊疗体验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日攻坚行动。将中医药特色疗法融入“四进四送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共开展相关活动1万余场。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全部实现精准预约诊疗、一站式服务、床旁出入院、诊间结算,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实现中药代煎配送到家全覆盖,全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另外,山东省注重发挥示范区建设引领作用。近年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山东,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连续两年实现突破提升,政府办中医医院实现省、市、县全覆盖。10个市、110个县(市、区)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现市、县两级全国“双第一”。
与此同时,山东省加速提升急危重症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启动中医医院急诊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项目,支持40家县级中医医院加强急诊科建设,在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推广“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