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页面:首页 > 公卫应急公卫应急

成都市:建成50个县(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时间:2023-10-13 15:04:53 点击: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方案》指出,积极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统筹管理和技术指导,强化县级公立医院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和业务融合。加快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建成50个县(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打造一批基层临床诊疗中心、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和基层医疗技术平台等,形成一批以县(区)域医疗次中心为核心的基层卫生机构联盟。






微信图片_20231013150541.png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成都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1月19日


成都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21〕71号)等文件精神,推动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力争通过5年努力,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进一步强化公立医院在成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为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成都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措施  


(一)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打造国内一流高水平公立医院。高水平打造区域性医疗高地,积极创建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在蓉中央和省部属以及我市高水平医院,争创综合类、高原病等国家医学中心和传染病、呼吸、创伤、神经、精神、心血管、癌症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医保局和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工作均需由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负责,不再单独列出]  

2.促进医疗机构达标升级。着力提升区(市)县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区(市)县公立医院提质升级,力争实现三级医院区(市)县全覆盖。聚焦“一老一小”,提升老年、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按照三级机构建设标准,加快推进硬件设施薄弱的县级妇幼类医院的新建、迁建、改建、扩建工作。(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医保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支持市级公立医院发展“一院多区”。围绕“三个做优做强”,加快市级公立医院在人口和功能聚集区域布局,推动市级公立医院多院区发展。根据我市2035年人口远景规划和人口聚集、功能布局情况,支持部分实力强的公立医院在控制单体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建设发展“一院多区”,推动发生重大疫情时迅速转换功能。重点规划在龙泉驿区、新都区等区域开办综合型分院。在温江区、都江堰市、大邑县等区域,建设以老年病、慢性病、精神卫生等专科为特色的分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引导和支持市级高水平医疗机构领办一批县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探索市和区(市)县两级合作办医模式,完善结对帮扶机制。根据31个片区组团现有资源情况,以“补齐体系短板、提升服务供给”为重点,指导区(市)县新(扩、迁)建一批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提升辖区内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发挥市级公立医院在网格化城市医疗集团中的牵头作用。深入开展网格化城市医疗集团内涵建设,由三级公立医院牵头,网格内其他传染病等专科医院、护理院、康复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共同参与组建网格化城市医疗集团,为网格内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城区三级公立医院参与建设城市医疗集团率达100%。各网格化城市医疗集团结合自身实际建设优势专科,网格化城市医疗集团之间加强横向协作,形成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建立完善医联体内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发热哨点、发热探头的对口关系,构建辖区网格化发热门诊体系,形成发热患者“15分钟”医疗圈。构建以市妇儿中心医院为龙头,覆盖区(市)县的专科联盟、远程协作网等多种形式的妇幼健康医联体。(责任单位:市卫健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发挥县级公立医院在县域医共体中的龙头作用。积极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统筹管理和技术指导,强化县级公立医院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和业务融合。加快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建成50个县(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打造一批基层临床诊疗中心、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和基层医疗技术平台等,形成一批以县(区)域医疗次中心为核心的基层卫生机构联盟。通过改善就医环境、更新诊疗设备、培育特色和重点专科、强化人才培养、提升信息化建设等,推动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和慢性病、常见病诊疗水平,有效辐射周边镇(街道),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医保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促进公立医院医疗能力提升 

6.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定点医院、方舱医院体系和人才储备、专家团队协同救治机制。坚持长短结合、平急结合、应急优先原则,高水平建设市公卫中心传染病区、市中心医院永久方舱医院,规划一批大型展馆、体育馆作为方舱医院改造场所,既可应对重大疫情收治需要,也可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对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进行基础设施改善和设备升级,设置可转换ICU床位,有需要时重症救治床位可扩展至不低于床位总数的20%,切实提高重症医疗救治能力。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比例达100%,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区(房),提高传染病鉴别诊断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强高水平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作用。完善特殊重点人群医疗救治体系,充分发挥区域医联体上下转诊机制,畅通线上线下就诊渠道,保障极端条件下群众就医需求。(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应急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加强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标准打造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一批卓越专科项目(国家级)。以防治严重危害我市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为主线,以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能力为重点,建设一批精品专科项目(省级)。立足本地居民健康需求和医疗服务供给状况,建设一批支撑专科项目(市级)。以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为导向,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建设一批培育专科项目(县级)。到2025年,市域内分别建成12个、50个、100个、160个国家、省、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初步形成临床重点专科集群。加大对中医医院支持力度,争创一批省级中医优势重点专科。(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围绕重大疾病防控、重点人群健康保障、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等重点领域,加强应用基础、临床转化研究。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突出科技创新发展,立足争创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医学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创新平台,突出科技创新培育,带动区域医学科研水平提升。加强医学科学研究,积极争取各级科研项目立项。推进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支持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主要用于对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制定一批中医特色诊疗方案,转化形成一批中医药先进装备、中药新药。(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实施全域成都医联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内全民健康信息互联共享。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通信技术(5G)以及医疗协同、远程医疗服务等,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依法依规促进健康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和多部门多平台业务协同。对电子健康卡、医保电子凭证、电子社保卡等医疗信息进行多卡互认融合应用。推动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医疗设备和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到2025年,力争全市通过智慧医院评审的医疗机构达到40家。(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网络理政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  

10.优化运营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制度体系,聚焦人、财、物、技等核心资源,聚焦医、教、研、防等核心业务,以资源配置、流程再造、绩效考核为导向,建立健全运营管理体系。推进决策分析一体化平台建设,加强分析结果应用于业务管理、资源规划、资金统筹和风险管控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医保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实行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的预算管理,覆盖人、财、物全部资源,贯穿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制定完善医院内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做好预算执行监控与分析,原则上预算一经批复不得调整。定期公开医院相关财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痛点难点,切实开展卫生健康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强力推进行风建设。从加强公立医院党建、行风建设、运行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着手,深入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开展财政财务收支、项目决算、经济责任审计等各项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持续加强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进一步强化审计结果运用。(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审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坚持公益性导向,科学开展三级、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充分发挥绩效考核“风向标”“指挥棒”“助推器”作用,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运用于三级公立医院的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干部选拔任用和评优评先、规划及项目资金安排、医院评审评价、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方面,切实发挥绩效考核正向激励和约束作用。(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医保局、市人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深化改革激发公立医院发展活力  

1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公立医院人员总量控制办法,合理确定公立医院编制与员额数量,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统筹考虑编内编外人员待遇,根据发展需要按规定合理设置岗位。按照注重实绩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开展竞聘上岗。增加护士配备,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市人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5.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合理确定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拓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经费渠道。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允许公立医院按规定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种形式自主分配。健全公立医院负责人薪酬激励机制,鼓励对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水平应与其他负责人、本单位职工薪酬水平保持合理关系。(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6.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健全灵敏有序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设置启动条件、触发条件及约束条件。按照同城同价同待原则,联动省级定价部门力争每年进行一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重点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逐步调整部分检查检验价格。按规定制定新增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向上争取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准入。(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卫健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7.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办法,建立健全协商谈判机制和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分级诊疗医保支付政策,探索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实行统一监管。规范医保协议管理,明确结算时限,细化结算规则,确保基金及时足额拨付。探索将国家发布的中医优势病种纳入支付方式改革范围,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卫健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8.健全医务人员培养评价制度。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指导高校附属医院制定符合医学人才培养规律的教学建设规划,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着力推进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加强老年、儿科、重症、传染病、康复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的培养培训,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分层分类评价,进一步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探索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淡化论文数量要求。稳步推进卫生高级职称自主评审试点工作,选择1家符合条件并有意愿的三级医院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打造公立医院特色文化 

19.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遵循临床诊疗技术规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为群众提供安全、适宜、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切实推动医疗机构服务内涵提升。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日间手术、互联网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上门护理、居家护理等医疗服务模式。推广中医综合诊疗,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加大健康教育和宣传力度,做好医患沟通交流,提高患者满意度。(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0.厚植公立医院特色文化。挖掘整理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凝聚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激发医务人员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群众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不竭动力,宣传大医精诚、医者仁心文化,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委宣传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1.关心关爱医务人员。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加大人文关怀力度,科学测算医务人员工作负荷,落实医务人员学习、工作、休息和疗养制度。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医务人员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时间长短、危重程度等因素,及时为其安排带薪休假。落实医务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薪酬待遇。依法为医务人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为医务人员建立补充保险,并根据医务人员承担的医疗服务风险,购买医疗责任险。建立医务人员职业荣誉制度。加强医院安全防范,强化安保队伍建设,1000张及以上床位的大型公立医院安防系统建设达标率达100%。(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人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 

22.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发挥市级公立医院引领作用,公立医院党委(包括医院院级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对医院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支持院长依法依规独立负责行使职权。健全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制度,建立书记、院长定期沟通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关要求写入医院章程,明确党组织设置形式、地位作用、职责权限和党务工作机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内容要求。明确党委研究决定医院重大问题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和现代医院管理各环节。(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卫健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3.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委书记和院长,允许实行院长聘任制。党委书记和院长分设的,党委书记一般不兼任行政领导职务,院长是中共党员的同时担任党委副书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医院党委要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制定实施医院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实施办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管理办法,建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完善以医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卫健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4.持续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建立党支部参与科室业务发展、人才引进、队伍建设、职称职级晋升、绩效考核、薪酬分配、评奖评优、设备配置等重大事项讨论决策的制度机制,把好政治关、医德医风关。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和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计划,建立健全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卫健委、市人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5.全面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卫生健康部门具体负责,教育、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认真落实医院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医院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的责任体系。建立完善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评价考核机制,推动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质量评价相关规定。全面开展公立医院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定和内部督查工作内容,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卫健委、市国资委、市教育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强化领导、保障、管理、督促责任,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区(市)县各有关部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二)落实投入责任。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优化投入结构,向学(专)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倾斜。

(三)广泛宣传引导。联动国家和省、市媒体,充分利用健康成都等宣传平台,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调研指导,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树立先进典型,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中国医院协会医共体分会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8888888888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嘉悦广场4号楼1807  邮政编码:100162
京公网安备 8888888888号

微信公众号
技术支持:创世网络 版权所有:中国医院协会医共体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