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页面:首页 > 综合施策综合施策

【实践案例140】周口市:突出“高、新、准”,全力打造医改“周口样板”

时间:2023-09-12 13:58:16 点击:
2021年以来,为切实解决全市人民群众巨大健康需求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周口市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医共体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重要论述的政治工程,作为落实省委“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的一号民生工程,以“53211”工程为总抓手,突出“高、新、准”,全力推进市级统筹、市县联动、数字赋能、医防融合、医养结合、分级诊疗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经过不断努力,周口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12月,周口市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2个,覆盖所有县、乡、村,并全部开始实质性运行,各项运行指标逐步向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周口市已组建市、县、乡、村四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 2333个,市、县、乡多学科专家团队76个,重点发展专科服务团队82个,远程医疗服务团队22个,乡镇中医馆建成率90%以上。同时,2021年周口市郸城县医共体建设被河南省省委改革办评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优秀改革成果一等奖。

微信截图_20230912140354.png


突出一个“高”字,党政一把手亲自推进


高规格统筹。周口市率先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市四大领导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卫生健康、医保、财政、编办、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周口市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市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大政策举措、协调推进重点工作任务。建立了医共体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组长定期组织研究解决推进医共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复杂矛盾和问题。各县(市、区)成立由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任组长的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形成了“党政双组长”亲自挂帅推进医共体建设的周口特色。

高标准定位。实施三步走:第一步,前期重点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构建;第二步,中期重点是积厚成势、协同高效机制的建立;第三步,远期重点是医防融合、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的形成。周口市一体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人民健康,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更健康、更长寿。实现这一目标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立足当下,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老百姓看病方便、看病便宜;第二阶段是着眼长远,让老百姓晚得病、少得病,甚至不得病;第三阶段是放眼未来,真正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高层次推进。建立市域医疗服务全面融合体制。由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牵头,组建城市健康服务集团,统筹负责向网格内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医养结合、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做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坚持“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级卫生室为基础、民营医院为补充”的改革思路,整合全市县级公立医院34个、乡镇卫生院177个、村级卫生室8201个和民营医院183个,组建健康服务集团22个。各集团下设“一办六部”,全面推进行政、人员、财务、业务、信息、绩效、药械“七统一”管理,激活职称评审、内部考核、绩效分配等工作,有效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市级和县、乡、村融合。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市级医院专家、学科、管理“三下沉”对成员单位帮扶,纵向贯通市、县、乡、村四级医疗资源,带动县域医共体能力、效率、质量“三提升”,带动全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围绕一个“新”字,搭起医共体“四梁八柱”


五医联动。即医疗、医保、医药、医养、医改“五医联动”,整合预防、中医、西医三支力量。医疗上:加快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现公立医院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根据县级医院学科发展基础等情况,明确县级医院需要重点发展的专科方向。医保上: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当年筹资总额扣除医保风险金、质量保证金、大病保险基金,将不少于90%的部分作为医共体按人头总额预算基金,交由医共体包干使用。年度医保资金包干结余部分,原则上按牵头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5:3:2的比例标准,由牵头医院考核后直接拨付到医共体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上:探索医共体内统一药品目录,解决专家下基层后用药没保障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基药占比,做到医生用药科学合理,群众医疗负担不增加。持续开展药品耗材集中采购,降低虚高价格,腾空间、调结构,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医养上:以智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坚持医防融合,医养结合。努力构建以医疗为保障、以康复为支撑、以居家养老为主、以集中养老为辅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医改上:以深化全市一体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强化部门联动,一体化推进。

三项改革。改革资金投入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政府办医责任,按照中医、西医、预防各三分之一的设想逐步改革资金的投入政策,推动中医、西医、预防同步加强提升。改革绩效分配政策:出台医共体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探索实行院长年薪制、全员目标年薪制等多种模式,优化医共体内公立医院薪酬结构,保护医生的利益不受损,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改革人事编制政策:探索实行公立医院员额制管理,落实公立医院招人用人、岗位设置、职称晋升的自主权,打破现行公立医院编制管理限制,将医共体内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统筹使用,适当放开医务人员编制与职称比例限制,合理核定各级公立医院人员规模,改编制使用审批制为备案制,由医共体自主考录聘用人员,招聘结果报县级卫生健康部门和人社部门备案,在工资总额制度下,实行编内编外人员同工同酬。

两个平台。一方面,依托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和周口骨科医院,牵头组建周口市互联网医院平台;另一方面,按照“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多网互通、数据融合、标准控制、惠及民生”原则,构建以市级公立医院为核心,县级医院为枢纽,基层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市、县、乡、村一体化医共体信息平台,搭建综合医疗数据资源中心,构建全员人口数据库、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基础资源数据库四大基础数据库,达到“一池汇全数”的能力,实现市县之间、医共体之间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动市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一项新工程。实施信息化支撑工程。在信息化投入方面,市财政投资8.34亿元完成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5G网络全覆盖建设,实现市域内市、县、乡、村一体,市域外与全国优质医疗资源一体,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一个新模式。在市县两级医管委领导下,建立以医共体为主体的管理体制,每个医共体都是人财物统管、权责利一体、县乡村一家,自主经营的独立市场主体。创新医共体运行机制,建立市域医共体一体化运行“1621”模式。“1”是构建1个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组织管理体系;“6”是组建6个健康服务团队:智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县级首席专家团队、重点发展专科团队、城市医疗集团互联网医院团队、专科联盟技术帮扶团队、远程医疗服团队。“2”是构建两个体系,一个是构建为居民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医养结合的连续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另一个是政府主导的以公共卫生、医疗、医保、居民健康指标及满意度为核心的监管评价体系,对服务提供方进行考核,强化结果应用。最后一个“1”是搭建1个信息平台,支撑相关业务应用,实现扁平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智慧化、连续化的健康服务。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组建互联网医院4家,下沉专家870人,共建科室213个,组建市、县、乡、村四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2个,市、县、乡多学科专家团队76个,重点发展专科服务团队82个,远程医疗服务团队22个。在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创建中,达到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的医疗机构数量由最初的零提升到2020年的98个。

坚持一个“准”字,精准实施一体推进


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实行清单化管理、图表化推进、模板化运行、机制化落实,坚持季考核、月评估、周调度,构建“市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专家指导、县级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为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按下了“快进键”。市委改革办发挥牵头作用,深入研究、认真谋划,及时总结、抓好推广,推动改革加速加力;市卫健、财政、人社、医保等有关部门聚焦医共体改革,协同推进、共同担责、同向发力,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各县(市、区)医管委切实履行县域医共体建设主体责任,统筹解决本地医共体建设重大事项;各成员单位和医共体牵头医院,对照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建立督导问责机制。坚持日常督导与问题交办相结合,切实提高工作效能。督导时采取“三不两直”的方法,直接到村、到乡镇、到总医院,重点督导各地人、财、物统管情况、各项帮扶措施的成效及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督导组坚持原则和标准,不讲情面,动真碰硬,持续传导压力。市纪委监委制定了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医共体建设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监督执纪问责三聚焦:聚焦重点难点,人财物统管;聚焦建设成效评估,年底的考核成绩;聚焦作风建设,加强医共体建设领域作风建设,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检查。查“盆景式”“包装式”“标签式”“大概式”落实等在医共体建设工作中的作风问题,紧盯“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少数”,深挖彻查医共体建设过程中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严肃查处推进不力、监管不严、政策棚架、弄虚作假、失职失责等问题。促进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确保改革期间人员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营造建设优质高效和清廉的医共体改革良好氛围。

建立专项考评机制。制定出台专项工作考评办法,将医共体建设作为各县(市、区)4项专项考评工作之一,考评结果计入年度综合考评总分,与年度综合考评挂钩、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与资源配置挂钩。明确提出4项专项工作考评最后1位的,领导班子不能确定为称职等次,党政正职和分管副职年度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级。截至2021年底,全市成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2个,覆盖所有县、乡、村;市级成立城市健康服务集团3个、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个、互联网医院4个;建立国家级临床研究合作中心1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6个;全市一体化医共体信息平台即将全覆盖投用。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中国医院协会医共体分会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8888888888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嘉悦广场4号楼1807  邮政编码:100162
京公网安备 8888888888号

微信公众号
技术支持:创世网络 版权所有:中国医院协会医共体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