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国家级试点县。滨海县人民医院紧密型医共体成立后,通过实施一体化管理,建立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的改革试点路径。紧密型医共体在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效率的同时,也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卫生健康服务,初步形成滨海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的建设模式。
数据表明,2021年,分院上转县医院同比下降21%;县医院下转分院同比增长13.96%。2021年,分院门急诊比2020年增长34.03%;住院人次比2020年增长127.49%(图2-8)。2019年分院药占比为50.1%,2021年为34.2%,下降了15.9%(图2-9);医保总额包干资金结余280万元。同时居民在分院就医负担减轻,住院费用人均自付比例14.6%,同比下降5%。
►
政府主导,建立一体运营模式
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将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县十四五规范发展中,出台实施方案,成立医共体管委会。医共体与县医保局签署医保基金“总额包干、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协议。县编办增设医共体执行院长、职能管理部门。县财政每年预算70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医共体建设。
统一法人。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实行一个法人,自主开展对成员单位绩效考核和负责人任命提名。在卫生院增挂分院牌子,明确镇卫生院机构性质和职能、产权关系、人员身份保持不变,在医共体内形成统一规范的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
健全机制。实行医疗业务、财务、人力资源、药事耗材、健康管理等一体管理,制定医疗质量、招标采购等同质运行。
►
明晰定位,畅通双向转诊渠道
明晰功能定位。牵头医院聚焦“治大病”,县人民医院建成市临床重点专科13个,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等中心建设通过评审验收,医院建成三级综合医院,逐步实现“县强”。镇卫生院聚焦“看小病”,通过县人民医院专家下沉“传、帮、带”方式,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初步实现“乡活”。村卫生室聚焦“防未病”,负责辖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引导转诊,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居民健康管理,将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网络延伸到每个村卫生室。将村医等同于分院职工统一管理,为村医缴纳住房公积金,筑牢了健康服务村级网底,做到了“村稳”。
明晰双向转诊。制定县人民医院13种和55种康复期病种下转清单,以医保基金、公卫补助、人员绩效为抓手,建立“村级首诊、镇级转诊、县级指导”诊疗制度。优化转诊流程,对超出医共体服务能力范围的患者,由牵头医院和省市三级医院联系转诊。
►
资源下沉,增强医疗服务能力
增加硬件投入。投入1000多万元,改造分院病房、手术室,添置CT、彩超等设备;建立医共体远程会诊、影像、检验等“五大中心”,实现“基层检查、县院诊断、基层治疗”;设立延伸药房,在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增添药品126种,将群众常用药物配送至镇村两级,通过远程医疗开方取药。
力推人才双向流动。2021年,全年共安排县级专家驻点23人,包括3名医疗、公卫人才挂职分院副院长,长期派驻分院骨干医生2名、护士长1名。每周由心内科、内分泌科等6个科室专家轮流坐诊、查房、培训。分院选送25人到县医院跟班学习,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共12项。临床药师每月对分院的病历和处方进行“三合理”督查。
►
网格服务,提升健康管理质效
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组建由县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健康管理师、镇全科医生、村医组成的12个健康服务团队,每个镇医生包片、每个团队包区域,进村入户对辖区内居民的健康状况实行包保责任管理。29名健康管理师团队每月对健康管理效果进行督查考核,与医保总额包干基金考核、公共卫生资金补助、镇村人员绩效相挂钩。为居民免费配置家用药箱8000个,健康团队上门延伸健康服务。
►
医保包干,发挥绩效杠杆作用
以医共体内辖区内城乡居民年度筹资(含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总额,确定医共体年度医保总额资金,包含辖区内居民在医共体内外所有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补偿支出。医保部门每季度预留总额包干资金10%作为考核,每季度先预拨付、年底再统一结算,合理超支部分由医共体和医保部门共同分担。经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同意,医保结余资金主要用于提高人员待遇和业务发展,按3:3:2:2的比例分配,即辖区内村卫生室占30%、分院占30%、县人民医院占20%、预留发展占20%。
►
分级诊疗成效明显,基层能力显著提升
整合型服务体系得到初步建立。通过原有财政投入资金、基层公共卫生和医保基金打包形成的绩效考核机制,医共体内医疗卫生资源得到有效盘活和高效利用,将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县健康服务“一张网”中,打通信息壁垒。通过主动管居民健康,改变过去无序就医状况,推动分级诊疗。2021年,分院上转县医院同比下降21%;县医院下转分院同比增长13.96%。
百姓的就医感受得到显著增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县级专家的同质化服务,在村卫生室能买到治疗慢病常用药,节省时间、节省路程。已建立健康档案46466份、建档率98.61%;管理高血压患者4988人、规范管理率79.99%;管理糖尿病患者1890人、规范管理率75.72%;前列腺癌筛查2285人,慢性肾脏病筛查200多人、肛肠疾病筛查35人,先天性心脏病筛查100余人。
分院的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激发。通过绩效考核,打破“大锅饭”,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镇村医护人员绩效平均涨幅30%以上。同时,牵头医院在津贴补贴、晋升评优等方面对下沉镇村医护人员给予倾斜。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中创成江苏省基层中医馆(四级),康复医学科被确认为“市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2021年,分院门急诊比2020年增长34.03%;住院人次比2020年增长127.49%。
打包付费的调节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将医保总额包干资金、公卫服务资金打包给医共体后,推动医共体内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深度融合,特别是医保资金变“医院收入”为“医院成本”,促进医院变“要我控费”为“我要控费”。2021年,医保总额包干资金结余280万元。同时居民在分院就医负担减轻,住院费用人均自付比例14.6%,同比下降5%。
►
做到“三个注重” 扎实推进医共体建设
医共体建设涉及面广,复杂程度高,关键是改革目标明确、方法对头、政策配套,做到了按群众意愿和客观规律办事。主要做到“三个注重”。
要做到注重深入调研、谋定后动。在正式启动前,县委、县政府坚持谋事在先、谋定后动,深改组会议专题研究并现场调研推进,同时赴外地学习考察,着力把情况摸透、问题找准、药方开实。在多次论证形成初步思路和方案后,首先选择县人民医院牵头先行试点,验证政策、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再全面推开。
要做到注重因地制宜、循序推进。在牵头医院选择上,由综合实力较强的县人民医院先行试点,县中医院紧跟其后;在基层改革联动上,将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较好的镇往前排;在具体实施中,各方一齐行动,迅速挂牌运行,确保工作不断档、管理不缺位、服务不脱节。
要做到注重保障利益、统筹政策。医共体建设触及利益广,必须切实回应各方现实关切。为此,作为改革的顶层设计,滨海县研究出台了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制定了包括机构设置、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八统一”“五不变”政策最大限度地考虑了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不同诉求,形成了从“要我改”到“我要改”、从“要求减压”到“自我加压”的良好局面。